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大量高層建筑不斷涌現,二次供水系統的應用也日益增加。但受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建設不完善、設施產權管理分散、設施維護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加上城市供水安全中對二次供水水質污染問題的監管和治理工作重視不夠,使得二次供水水質污染的情況相對普遍,嚴重危害了人體健康,并擾亂居民的生活秩序。
一、二次供水的現狀
二次供水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在二次供水運行管理過程中,供水企業負責二次供水過程中的市政管網運行和抄表到戶,物業公司(業主方)負責二次供水的設備運行管理,這種分段管理的模式,導致運管責任不清。二是運管不規范,二次供水設備日常管理工作大多由物業公司承擔,一些企業忽視二次供水的管理,使得二次供水設施的管理標準不規范,衛生管理措施不到位、不落實,有些小區生活水泵房出現無人管理的現狀,設備運行存在安全隱患。三是資金來源不明確,二次供水設施維修、養護、更新、改造所需要的資金來源一直不明確,設備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維保,部分管理單位未按要求定期對水箱(池)開展清洗消毒,水質存在“二次污染”的隱患,供水水質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二次供水水質污染的原因分析
1.供水設施建設原因
一是部分老舊小區仍采取鑄鐵與鋼筋混凝土材質的二次供水水池,出現開裂與沉降等質量缺陷后,外部污染物會進入水池污染生活用水。二是水箱的密封性弱化,通氣管道與溢流管和泄空管等管道設施未安裝防蟲網罩密封。三是供水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受到二次污染,導致水質出現周期性的或者是間斷性的惡化情況。
2.供水設施管理原因
在進行二次供水泵房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會導致泵房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不當的問題。一是由于供水設備使用時間較長,各類零配件容易出現損壞,管理人員在巡檢與維護過程中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使得居民用水的水質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二是水箱(池)長時間使用,清洗、消毒工作落實不到位,水箱(池)內的衛生狀況極差,難以確保水質安全。
三、二次供水水質污染應對措施
1、加強泵房規范化建設
對于需改造和新建的泵房,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組織設計與施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及時改造老化的管網,不斷優化管網輸配水能力,使七層以下的用戶直接使用市政管網用水,從源頭上杜絕水質二次污染的問題。部分水箱達到使用期限后,相關部門需加強重視與引導,政府撥款用于維修和改造。二是加強材質的優化,針對老舊的管材,需采取階段性的改造手段,利用鋼塑復合管或不銹鋼等新型給水管材取代。三是定期展開二次供水設施的清洗消毒工作,切實預防水質污染問題。四是做好水箱與水泵等設備的檢修維護工作,做好維護檢修信息的工作記錄。
2.強化施工與管理
一是城市供水企業應參與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及施工等工作。二是新建住宅的二次供水設施的設計與施工等工作需依據國家相關的標準和規范進行,與住宅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和施工及投入使用。三是新建住宅的二次供水設施項目施工,需由建設單位委托施工單位,并要求其嚴格按照審查合格的圖紙展開施工。四是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組織屬地供水企業和相關部門規范展開驗收工作,經驗收合格后,移交給屬地供水企業進行維護與管理。
3.搭建二次供水智慧平臺
依托現代信息化手段搭建二次供水智慧平臺。利用遠程監測技術與線上監測系統等,監測和遠傳二次供水水質數據信息,利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統,自動監測流量與水壓等信息,將水質監測信息納入系統,通過自動高效的分析數據信息,以此作為調整二次供水設施的管理制度和評價設施運行情況的重要依據。
二次供水監管工作的開展復雜而繁瑣,需要供水主管部門與衛生部門的密切配合。城市供水主管部門需充分發揮職責,在二次供水的設計及改擴建等環節加大監管力度,確保二次供水設施達標。除政府監管二次供水的水質外,鼓勵市民積極參與水質的監管工作,做好二次供水水質安全的宣傳工作,提高公眾對二次供水衛生安全的重視,意識到二次供水的水質安全與自身健康間的關系。引導公眾了解二次供水污染的危害,提高自身的飲用水安全意識,強化參與監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共同保證二次供水的水質安全。
(通訊員:劉國霖)